癌症殺手|女子無飲酒習慣體檢證患肝癌轉移至肺部 醫生揭20多年食一款早餐惹禍
發布時間: 2023/11/19 11:10
最後更新: 2023/11/19 12:28
不少港人早餐都喜愛食多士,惟要小心多士加1物恐致癌。近日,有台灣醫生在網上發文指,曾有一名女患者無飲酒習慣,但因長期食同1款早餐,結果檢查發現竟罹患肝癌,且已轉移至肺部。
最新影片推介:
台灣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近日在Facebook個人專頁發文分享案例,指曾經有一名女患者平時沒有飲酒習慣,亦沒有罹患B型或C型肝炎,但因感覺消化不良而前往醫院接受身體檢查,結果竟發現其肝臟有巨大腫瘤,且癌細胞已經擴散至肺部。
經劉醫生進一步問診後,發現該名女患者平時非常喜歡吃花生醬,20多年來都吃花生醬多士做早餐,因此他判斷,對方可能是因為長期進食被黃曲霉毒素污染的花生醬,而導致罹患肝癌。
劉醫生表示,黃曲毒素是國際癌癥研究署(IARC)認定的一級致癌物,與肝癌、腎臟癌、胃癌有關,尤其是肝癌。受污染的花生粉或花生醬、豆腐乳、臭豆腐、玉米,或咖啡粉等食品,都可能含有黃曲霉毒素。
他建議,平時盡量食用新鮮現作的食物,如愛吃花生盡量吃帶殼的新鮮花生,就可以減少碰到黴菌毒素污染的機會。
黃曲霉毒可經呼吸而感染
本港食安中心指,黃曲霉毒素泛指一些由真菌產生的毒素,廣泛存在於農作物及食物中,多見於熱帶地區。濕度高、溫度高的環境,加上發展中國家的農作物在收成後沒有作適當的處理和貯存,往往令花生、粟米、穀物、棉籽、木本堅果、部分香料等農作物受到污染。另一方面,當乳牛吃了受黃曲霉毒素B1和B2污染的飼料後,毒素會分別轉化為毒性較小的黃曲霉毒素M1和M2,主要存在於乳汁中,部分積存在肝臟和腎臟中。
黃曲霉毒素可引致動物及人類產生急性及慢性中毒,包括急性肝臟受損、肝硬化及肝癌。目前,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把所有天然存在的黃曲霉毒素列為令人類患癌的物質。黃曲霉毒素M1則被列為或可能令人類患癌的物質。有研究人員認為,黃曲霉毒素對帶有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的人致癌作用比較明顯。
人類主要是經進食受污染食物而攝取到黃曲霉毒素。雖然也可能透過呼吸而吸入這種霉菌,從工作環境而吸入這種霉菌的情況則不常見。若長期從花生、穀物及一些高風險食物,攝取少量的黃曲霉毒素而引發之慢性毒害較令人關注。
1毫克黃曲霉素已可致癌
根據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有限公司的資料,黃曲霉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破壞極強,1毫克的份量已可致癌,20毫克更可致命。
減少攝取黃曲霉素貼士
食安中心建議消費者採取下列措施,以減少攝取黃曲霉毒素的風險。
肝癌成因
肝臟位於腹腔的右上方,是人體內最大的器官,負責分解人體內有害物質,例如酒精與藥物等,而肝癌即肝細胞異常生長所形成的癌症,當中可分為原發性肝癌(在肝臟開始)或繼發性肝癌(源自另一器官及擴散至肝臟),被列為本港第3號癌症殺手。因患病初期沒有明顯病徵,逾7成人確診時已不能做手術,其中4成屬晚期,過往存活率僅3個月至半年,故有「King of Cancer」之稱。
國際肝癌權威、香港綜合腫瘤中心外科專科醫生潘冬平曾受訪指出導致原發性肝癌主因包括:
- 肝硬化
- 慢性病毒性肝炎,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是最常見的原因
- 服用某些有毒的化學物質(如發霉花生或其他食品產生的黃曲霉毒素)
- 長期酗酒
- 長期受到某些環境污染物侵害(如吸入製膠廠使用的聚氯乙烯)
降低患肝癌風險的食物
在飲食方面,健營物理治療及營養中心營養師曾美慧(Amy)早前接受TOPick訪問時,介紹了5種降低患肝癌風險的食物: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ET Club會員積分獎賞計劃】用App換獎賞︰https://onelink.to/keyuqm
責任編輯:羅嘉欣